推广 热搜:   公司  政策  中国  企业  快速  上海  未来  基金  有限公司 

佛弟子必知,朝拜五台山有两大功效佛手机「佛弟子必知,朝拜五台山有两大功效」

   日期:2025-04-09     作者:uqian    评论:0    移动:http://m.uqian.cn/news/6661.html
核心提示: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自东汉明帝以来,五台山就成为佛教圣地,五峰内外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自东汉明帝以来,五台山就成为佛教圣地,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00所,僧民达万人之众,成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大智慧的五台山融汇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不同的佛教派别,在这里还能看到喇嘛庙。

五台山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传说它是「大智」的文殊菩萨说法显灵的道场。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他的坐骑是一头青狮,表示智慧、威猛。连坐骑都是智慧的象征,可见到五台山参拜说不定真能向菩萨求得慧心呢。


朝台是指佛教徒到五台山朝山拜佛。朝山拜佛不同于旅游观光。旅游观光的目的是为饱览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佛教徒朝台则是为朝拜圣迹,表示对佛和文殊菩萨的信仰。海外佛教徒朝台,一般是遍礼五台山诸寺和朝拜象征文殊菩萨“五智”的五台山五大高峰。


朝台信徒,出于对五台山的无比崇仰,一般都要将“五台山土石”作为圣物带回本国,有的还要在五台山供佛和做佛事活动。中国内地佛教徒朝台,有所谓“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


所谓大朝台,是遍礼全山佛寺,并亲临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供佛和祈祷。中国蒙、藏地区的佛教徒,对五台山和文殊菩萨像极为崇拜,他们朝台,一般都是大朝台,而且形成了固定的路线和日程。


从前,蒙藏佛教徒经过长途跋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来到五台山的北大门鸿门岩或西大门济胜桥后,一般都是见庙进香,遇寺供佛。有人则一步一拜地跪拜至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济胜桥距台怀镇约200余里,鸿门岩距台怀镇也有40余里,由此可见其虔诚。在台怀镇附近,蒙藏佛教徒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亦称“塔院寺五景”)。



即:佛舍利塔(大白塔)、佛足牌、文殊发塔、杂花园、般若泉。在大白塔前,蒙藏佛教徒一般均行五体投地之大礼拜佛,且剪发茶献佛陀。逐个参拜台怀镇及其附近寺庙和寺迹后,蒙藏朝台佛教徒便开始巡礼五台山的五大高峰。他们从南台开始,依次巡历中台、西台、北台、东台,历时4天,行程约150余里,旅行路线成一个环状。


沿途经过的主要寺庙有:白云寺、千佛洞、金灯寺、南台普济寺、古南台寺、金阁寺、清凉寺、狮子窝寺、中台演教寺、清凉桥、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东台望海寺等。住宿的地点是:第一夜,金阁寺;第二夜,中台顶演教寺;第三夜,东台顶望海寺;第四天早晨,在东台顶望海峰观日出。尔后,即寻路下山,傍晚时分,即可返回台怀镇了。蒙藏佛教徒多年来自然形成的巡礼五大台的日程和线路,实际上也是一个徒步游览五台山内地区的极好指南。


所谓小朝台,则仅在台怀镇附近各寺巡礼,并登临作为呈现台山五大高峰象征的黛螺顶。黛螺顶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顶,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要把五座台顶都转遍,不具备较强体质,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行的。而登黛螺顶,来回有半天时间就够了,同样能了却“朝台”的心愿。


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每个峰上供奉一位文殊菩萨,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黛螺顶是五个台内的一座小山峰,顶上的寺庙里把五尊文殊像塑在一起,一同供奉,因此正殿叫做五方文殊殿。来这里朝拜,相当于把五个台顶的五位文殊菩萨都拜了,不用去五个台分别拜,这叫做小朝台。


朝五台,不管拜也好,步行也好,这也是一个修行法门。

我们在家,念佛、拜佛、诵经等等,久久地会变成一种为做功课而做功课,对三宝的殷重心,有时就会减弱。如果适当的时候,安排几天出来朝山拜佛,一下子就能把我们的心劲给提起来。因为这几天出来是专门要朝拜五个台,要来拜文殊菩萨的,甚至我们都有一个急切的心愿,希望能见到文殊菩萨。所以心特别地虔诚,得到的利益也会很大。

很多朝山的人,朝完以后去见我,我都会问他们:有没有见到文殊菩萨?有些居士不敢答,他不知道我问的是见什么样的文殊菩萨,是见寺庙里供的呢?还是真正的文殊菩萨呢?他们大多认为我问的是见到真正的文殊菩萨没有,所以不敢吭气。我告给他们:实际你们见了。如果你把人人都当成文殊菩萨,就不会错过见文殊菩萨的机会。乃至猫呀、狗呀,都不要去轻视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看《清凉山志》里面的记载,文殊菩萨的种种示现,多份都不是金光闪闪空中显现的菩萨身。


这里顺便给大家简略地说一个文殊菩萨在五台山示现的故事。北魏年间,腊月初八供斋,文殊菩萨示现为一个贫穷的妇女,一只手抱着一个小孩,另只手拉着一个小孩,还带着一条狗去乞斋。既然是无遮大斋,就什么都不应该遮止。所以妇女就说:给我一份,二个孩子各一份食,给狗一份,再给我肚子里的孩子一份。施粥的人一听,冒火了,说:“看你贪得无厌,人的给了你,连狗的都给了你,没有出生的孩子怎么吃?”文殊菩萨就感叹说:“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爱憎又若何?”

这是文殊菩萨说我们众生,常常喊要用慈悲心、平等心去待人,但是真正的遇到境界的时候,分辨好坏的心就生出来了。

我们修行,只要没有去除我执,只要认为有个所谓的“我”,就会产生种种的分辩、执著心。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刚开始不能一下子破我,但是可以慢慢地来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来修证平等,真正能做到,对你所恭敬的人不要有一点的不恭敬,对于普通的人要有十分的恭敬。古人说:无论忙与闲,功课不能忘。为什么呢?因为你定时定点的做功课,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向佛学习,要有慈悲平等之心。同时也是要我们修习定力,培养智慧,先在静中一点一点修,长养圣胎,慢慢再把它运用到生活的当中。遇到境一点一点地克服我们无始劫来习惯的分别执著的心。


所以我们朝山拜佛,如果能够把众生都作为文殊菩萨想,那你朝台一定能够见到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没有一时一刻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守护着我们,但中间有一个感应道交的问题。如果你的心能趋于文殊菩萨的慈悲心、平等心的时候,就能见到文殊菩萨。如果不能相应,文殊菩萨再着急,也没有办法。所以希望大家,真正能够发起来慈悲心、平等心。

古德说,朝山拜佛最起码要达到两种作用,一种要忏悔我们的业障。拜也好,走路也好,没有点毅力,不吃苦,是走不下来拜不下来的。虽然就这么三五天,只要能用上心,也能达到消除业障。另一种作用是亲近善知识。随朝到的寺庙里能亲近到那些善知识给你开示。你遇到的善知识,也应该都把他看成文殊菩萨为了接引你而安排的。我们知道,文殊菩萨在你来的时候,千里之外就接你去了,走的时候要送八百里,所以你来到五台山的一切,都是他老人家安排的。

本文地址:http://www.uqian.cn/news/6661.html    极顶速云 http://www.uqian.cn/ , 查看更多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