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政策  中国  企业  快速  上海  未来  基金  有限公司 

热赛道 深潜力 大平台这样布局工业互联网|投资人说

   日期:2023-06-12     评论:0    移动:http://m.uqian.cn/news/3907.html
核心提示:嘉宾简介:李银亮 海创汇创投 总经理2007年从兰州财经大学毕业后,入职融银资本,先后任投资总监、董事总经理等职;2017年加盟深

嘉宾简介:

李银亮 海创汇创投 总经理

2007年从兰州财经大学毕业后,入职融银资本,先后任投资总监、董事总经理等职;2017年加盟深圳达晨创投,任投资总监;2019年5月,加盟海创汇,成为合伙人。主导参与成功设立青岛第一家同时获得市级引导基金和国家双创基金参股的子基金。

投资案例:

E人E本(并购退出)、共进电子(603118)、海泰新光(688677)、丰光精密(430510)、海立威(834835)、盘古润滑(已过会)、山源电子、山大华天、易冲无线等近四十多家企业,多个项目成功退出。

通讯领域三张网将是核心网络

第一财经 高 远:感谢李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您很早就投了通讯类的企业,您认为通讯技术在接下来这段时间是否会向低轨卫星、星链技术方向去演变,或者说它会变成一种主流的技术通信?

海创汇 李银亮:它肯定有三张网是一定要存在的,地表的这层光纤网络;包括稍微离地一点的无线传输网络;未来低空的这种星链传输网络;这三张网络一定是未来三张数据传输最核心的网络。

从目前来看光纤已经没有太多机会,我们现在民用或者是消费及应用其实已经很成熟,未来的话可能在细分行业或者是在特定的一些行业里面,无线传输行业也算是一个投资的热点,未来大家的重心和考虑的点一定是在高空或者低空这种通讯或者是数据的传输。

我认为在未来3~5年或者5~10年,尤其是像星链这种项目所带动的一些产业链,不管是在硬件方面,还是在组网技术这方面,一定会是在通讯里面一个比较站在风口上的行业,大家也会往这个行业里面去寻找一些投资机会或者是投资标的。当然虽然不是我们的投资主要的方向,但我认为包括它的产业中的一些作用,都是占据核心的这么一个点。

大多数智能家电 硬件为何仍停留在2.4G?

第一财经 高 远:与通信行业已经过渡到6G的情况相比,目前在智能家电、智能硬件联网方面似乎有些滞后,因为这些更多的还是2.4G的网络,您认为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是否会出现智能硬件、家电淘汰潮出现,对于这个领域的布局你又是怎么来看待的?

海创汇 李银亮:我们是出身于家电制造产业,所以对这个还是比较清楚。我认为将来从2.4G至5G甚至是6G这个升级一定会有的,但它不一定是一种淘汰或者是替换。可能从目前这个点来说,家电对于无线传输考虑的是成本的问题,可能2.4G它的性价比更高,虽然它可能慢,但是从智慧家电来看,它的传输的数据并不一定太多,所以说2.4G目前是比较能适应绝大多数场景的。

虽然有一些比如说在家电上嵌入一些健康检测类的产品、或者是语音类的一些产品,它需要一些高通道的或者是快速传输的一些网络,可能5G会更好一点。未来6G会不会融入的更快,我认为它肯定是个趋势,但是它肯定不是这种取代的关系,而可能是相互融合。

低频的一些传输或者是量小的传输,它还是用2.4G就ok,未来比如说视频传输、图像传输、或者是动画传输,这种可能就需要一些5G或者6G的技术,这些不同的技术阶段的产品相互搭配在一起,而从成本方面来考虑的话,这种搭配更适合家电厂商、或者智慧家电这类消费级产品的一些传输方式。

5G在特殊高危行业应用仍是投资蓝海

第一财经 高 远:海创汇最近投了一家矿山类的通讯类公司,也即将上市。我们知道在矿山这个领域当中,它有很多特殊性,比如为了安全,在加油站都要屏蔽通讯信号,在矿山这个领域又是高危行业,它技术指标会更高,那目前对于这个领域的投资是否处在蓝海赛道?

海创汇 李银亮:对,您说得非常对。从您刚才举例来看,比如说加油站可能都要屏蔽这种电信信号,在矿井下面可能它的环境更复杂一点、它的设备更多、它里面这种可燃气体、包括一些危险的一些环节都是有的,它的要求是更严格,您刚才说的像这种5G类的一些产品或者是模组类下矿井一定要拿到这种安标认证,国内来看它从2020年的年中才有第一张安标认证出现。

就5G在煤矿这种相关的设备的应用到现在也不过两年多接近三年的时间,但从煤矿整个体量来看,接近5000多座煤矿,它所有的这种5G相关的设备都要下矿井。现在只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我认为未来5~10年甚至10年以后,整个5G+煤矿的应用行业市场一定是一片蓝海,很多的高质量的企业和一些好的标的都会在这个行业中出现。

第一财经 高 远:智能矿山的项目未来肯定会更大范围的去推广。除此之外,是否也对其他行业能够进入的领域也有期待?

海创汇 李银亮:实际从我们的理解来看,5G应用它肯定是在产业这一端来去做落地的。目前来看比较契合5G使用的就是一些封闭的场所,比如像矿山、码头、工厂的一些区域内的应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会更好去做落地。

既然它能把最难的矿下这种恶劣的环境都做出来,达到很完善、很通畅5G的传输,那么在其他的一些环境里,比如地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也都可以,对做这类5G应用就相对会更容易一点,也更容易去做落地。

工业互联网在细分赛道 确定性在增强

第一财经 高 远:在工业互联网投资方面,其实过去一直有几个瓶颈,一是收益达不到预期;二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复制的盈利模式,您在选这类标的的时候,怎么去避免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解决这种问题呢?

海创汇 李银亮:从国内的投资行业、投资机构,并不会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一个主要投资方向。

实际上我们毕竟出发于产业,是从产业的角度出发来看项目,工业互联网它的构成包罗的门类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简单来说可能就底层的数据采集层、数据的传输层、数据的应用层。

在这三个层面来看,它包含的细分行业就比较多了,比如说从数据的采集层这一端,机器人、传感器、包括一些速采的系统,这种都是它的细分行业;而从上游的数据应用来看的话,比如像工业研发设计类软件、仿真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等等,这种也都是大层面的一些细分行业。

从常规来说,工业互联网并不好去做盈利或者是并不好很快的去发展。但是从细分行业来看的话,像我刚才说的偏硬件的层面和偏软件的层面细分行业,它的发展速度实际是超出我们常规对这种工业互联网的理解。因为它更落地、更偏细分一点,像我们刚才说的山源电子,像这种已经快达到上市的阶段了,从我们投资到盈利甚至回报的周期来看,并不会像常规的投资机构想象的那么长而久。

另外一个点就是很多细分行业,它实际在工业互联网当中,它的标准化也是越来越高的。比如说像我刚才举例的传感器,这种可能适合于家电可能在做一个升级,也可以适合于离散工业在做升级,它也可能会适应于这种流程性的一些工业企业,实际上它通用性和标准化是越来越高的,它的可复制性或者是复制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通盘来看,在工业互联网整个大的局面来看,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但在细分行业里,实际上它确定性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目前的投资就围绕这种有确定性的一些细分行业,一些确定性的行业的头部公司来去做一些投资和布局,包括一些业务的合作。

工业互联网并不存在制式之争

行业发展已上快车道

第一财经 高 远:过去在通讯领域当中有所谓的制式之争,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是否也有制式之争?您在选择这些标的的时候是要很明显的站队?还是要两条腿走路?

海创汇 李银亮:通讯制式之争,它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但是从工业互联网这个角度来来看,它并没有像5G这种通讯网络这么明显的制式之争。

从投工业互联网本身,我们是出于产业的角度来去做布局的,所以说并不会很明显的有这种大甲方或者是有这种站队的想法,我们所投资的一些细分行业或者一些细分行业的优质的公司,它的业务不仅能在我们这边做落地,也可以去其他的一些大的平台去做一些,因为对它的技术要求和通用性更高一点。

这种项目实际我们从投资角度来说,不仅我们进可以,其他的一些竞争对对手进一样都可以,这样的话可能大家都把业务交给他,他可能可能成长会更快一点,它接近IPO的时间点会尽量缩短,不管是和气生财也好,或者是共同投资也好,对企业都是一种好事,对我们各大平台来说也都是没有太多明显那种有独立的一些供应链体系的。

无人机需求爆发

后台控制服务系统机会来了

第一财经 高 远:你也投过云世纪这样的无人机公司,我看到它是2014年成立的,而行业的龙头大疆是在2006年就成立了,很多的投资人在选标的的时候可能会选头部的企业或者是三强,我不知道您选择这个公司的时候,您的逻辑是什么?

海创汇 李银亮:云世纪它的主营业务和大疆它们并不一样,因为可能大疆这种可能偏制造和控制为主,实际我们当时看这个产业链的时候,发现国内的无人机制造已经在全球很领先了,当然无人机有个现实的问题,尤其在国内比较明显,就是无人机起飞以后,空域到底怎么来去申请、起飞以后怎么来去飞、有些地方可不可以飞、有些地方能不能飞或者如何飞、高度是多少、有些地方是不是可以靠近等。

很多人在用无人机时这些问题是绝对会面临的,但又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云世纪实际它解决的问题就是无人机起飞以后,它会告诉有些地方可以飞,有些地方不可以飞。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无人机从a点到b点,不一定非得有专业的飞手来去飞,可能就稍微一连接它系统a点到b点一点,这架无人机可能自动就飞行过去,包括它的飞行高度、一些摄影的数据的采集等都是自动化的。所以说我们看重的是它对于整个无人机起飞以后的一些后续的安排的这种控制系统,我们是重点看到的。

但是它和大疆这种国内的一些无人机的生产厂家都有良好的合作,因为很多这种做行业应用的无人机都大部分都要接入这种管控平台,所以这个是投这个项目的始终的出发点。

投资要遵循“人事物”三维考量原则

第一财经 高 远:我看到其实云世纪的创始人曾经是飞行员出身,这是不是也符合您对于一个标的“人事物三维”的这样一个判断理论,一个非常明显的案例?

海创汇 李银亮:对是这样。投这个项目,实际我们最核心还是投到创始人团队的层面。云世纪这个创始人虽然是飞行员出身,所以他对于飞行指挥还是有一套深刻的理解的。当然他在飞行的指挥是很独到的一种技能,然后他又自行做了学了这种软件编程,把自己这套理论做了这种软件的落地。然后这套软件又在很多的一些飞行公司有了具体的一些应用的落地,当时的想法就是把这套已经有通用航空上的一些软件做无人机的一些应用,所以这个逻辑是存在的,本身他对这个体系又很熟。

另外的话,当然做无人机的一些空域的申请,当然讲究一些资源性的东西,他对这套体系和流程都很熟,可能做这种事情的创始人还需要对这个体系内有些了解,所以他做这件事情可能会更合适一点。

产业资本看好这些行业

第一财经 高 远:海创汇在全球都建立了它的加速器,大概在12个国家有40个加速器。在目前来看海创汇重点看好的领域是哪个方面?

海创汇 李银亮:海创汇服务集团这个产业,工业互联网一定是它优先服务的一个产业;第二个点实际跟我们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一些方向,比如说像智慧家庭相关的一些产业、大健康、人工智能这些。

实际我们在12个国家40多个加速器,以工业互联网领域为主,附带一些人工智能智慧家庭,包括大健康的一些项目都会做这种很深入的一些覆盖。

本文地址:http://www.uqian.cn/news/3907.html    极顶速云 http://www.uqian.cn/ , 查看更多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