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乡村造梦,如何更接地气、近民心?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聘请辖区内的8名村书记为“乡村造梦师”的“成长导师”。自此,余杭街道建立起乡村造梦师“双导师”机制,协力为“乡村造梦师”融入乡村、引领乡村再添新动能。
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街道内,有一支‘乡村造梦师’队伍,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于乡村振兴。为了让他们更好融入本土、融入村民,我们在此前已经聘请了‘业务导师’,这次再次聘请‘成长导师’补齐指导空白。”
据悉,2022年底,余杭街道围绕品牌营销、数字化运营、项目申报等内容,向外聘请5名“业务导师”,以“多对一、单一业务深耕”模式对乡村进行产业指导。从中可以发现,“业务导师”专攻“事”之精进,对于扎根乡土十分关键的“如何深入群众”难以提供帮助。
“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又推出‘成长导师’,打破以往乡村造梦师与村民联系相对松散、本土资源对接能力较薄弱的局面,以‘业务专精+本土融入’为核,建立起功能完善、指导全面的‘双导师’体系。”该负责人说。
谢小清是余杭街道的“乡村造梦师”之一,扎根乡村已有5个月,她说:“‘成长导师’的设置像一场及时雨,盘活资源时要如何和村民协调一直是我的薄弱项,现在有了熟悉乡情、深入乡民的‘成长导师’,我的乡村造梦路会少些‘横冲直撞’。”
得到“成长导师”关怀的,不只有谢小清。五四青年节之际,余杭街道的6名青年“乡村造梦师”和2名“造梦师”助理,还收到了来自结对村党组织书记赠送的特别礼物——一份折页上印有“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寄语,以及扎根乡村的调研任务书。怀揣着乡村的嘱托,他们将围绕农产品清单、闲置资产清单、产业主体清单、外部资源清单等开展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助推乡村发展。
近年来,余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乡村引才难、留才难问题靶向发力,为健全乡村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体系,出台了“拔穗禹上·放飞梦想”乡村运营人才培育计划,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优化指导体系、打造多元平台。
截至目前,余杭街道“乡村造梦师”培育基地已与4所高校团队联合打造“点亮乡村”数字化平台,吸引43名乡村青年人才加入乡村CEO人才智库,以青年人才之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聚力打造村强民富、乡村和美的“禹上稻乡”品牌。
此外,街道还搭建了“千村千品”平台,以乡村运营人才为纽带输出乡村运营模式。利用新媒体、电商直播构建品牌形象、拓宽营销渠道,创新乡村农文旅产品,促进农产品销售增收近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