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机器狗搭载了视觉智能技术
当“报警器”响起,一只机器狗穿过人群,来到灭火器前面,紧接着奔向另一个灭火器,确认没有危险之后,发出“检查完成,没事我回去了”的声音。
这是近潮新闻记者在杭州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八维通”)采访时看到的场景。机器狗巡查的同时,展厅里一个“数字空间物理”同步显示了“起火点”的真实情况,并对烟雾进行模拟和推演。
“与文字模型不同,我们的大模型是能够理解空间和物理的,包含了视觉智能、红外传感器、空间边缘计算等等新技术,其中最关键的是空间边缘计算,它是从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器。通俗点讲,就是让AI理解我们人类的物理世界。”八维通首席数字官郑航介绍说。
八维通公司是杭州一家很年轻的科创企业,但成长非常快。它创立于2017年,2019年就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获批“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4年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多年来,八维通专注于空间智能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为城市交通、消防应急、水利水务、城市治理等基础设施领域提供空间智能服务。
空间物理大模型应用于消防、水利等领域
“语言大模型主要解决AI‘懂问题’,空间物理大模型解决‘懂场景’,两者是互补的关系。我们的大模型通过‘空间语义向量语言’与‘物理多模态大模型 ’,AI得以进入三维、四维的更高维世界。”八维通董事长杨宏旭说,语言大模型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下一步的发展关键在于认知AI与空间智能相结合。
当前,微软、OpenAI等众多国际企业在空间智能、机器人领域持续布局,发展空间智能与物理多模态模型技术,八维通则专注于“空间物理语义理解+智能体决策”细分领域,尤其在消防、水利等垂直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上游是算力厂商,我们属于中游技术提供方,下游则是应用厂商。AI智能体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空间物理多模态模型的落地,虽然商业化处于早期阶段,但前景广阔。”杨宏旭介绍,中国数字孪生空间智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千亿元,其中空间物理多模态大模型作为核心支撑,预计占据至少30%-40%的市场份额,发展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软件领域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面临着技术封锁、“水土不服”、使用成本高以及信息安全等诸多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八维通数字空间物理多模态大模型全国产自主代码率超99.94%,从底层算法到上层应用,八维通打造了具备完全自主技术能力的空间智能底座,有效规避了外部技术封锁和知识产权风险,具备行业领先的国产化能力。
“未来空间智能无处不在,应用场景广泛。我们以数字空间物理多模态大模型为新的突破口,为三维、四维世界的AI应用带来划时代的跃升。这不仅会在城市应急、公共安全、产业升级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催生更丰富的社会与经济价值。”杨宏旭说。